【腾讯云】推广者专属福利,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,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,先到先得。

作者:张萍

最近看到很多文章,都说成年人的世界要学会“不分享”,突然有种被触碰到内心的感觉,的确,成年人的世界,只有夜深人静时自己把心掏出来缝缝补补,其他还能指望什么呢?

1早期,朋友圈是生活的缩影

年轻时的我,热衷于分享生活。

高中那会,只有博客,时不时会在hotmail的博客上写写文章,如同写周记一般,现在想来应该是自己最早开始正儿八经写文章的时间。只是hotmail博客的服务器不知道什么时候关闭了,曾经非常认真写的文字也永远消失了。后来发现在新浪博客上也留下了几篇痕迹,刚才登录账号一看,都是些忧伤的文字,想想也准备主动关闭它。

大学刚毕业那会,开始玩微博,任何心情都会随手发一条,最多的时候累计存在4000多条微博,有原创、也有转发。4年前微博开始做“那年今天”,于是每天点进去看看多年前的今天记录了什么,也每天顺手删除了一些曾经记录的回忆(现在觉得那些记录挺无聊的),删到现在微博还剩1700条觉得有回忆价值的。

零几年街旁盛行,每到一处,都要打卡签到,每月看看所到之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,经常去哪家店吃东西,下班去的最多的地方又是哪里,和哪位朋友在一起打卡的时间最长。随着街旁服务器的关闭,那些回忆也不见了,只剩下当年转发了微博的还存在。

微信朋友圈出现后,开始热衷于分享日常,朋友圈成为了我生活的缩影。翻看自己的朋友圈,最早的记录是2013年,有蓝天白云、有上班路上看到的小猫咪、有自己读过的每一本书的感想、也有干临床时遇到的喜怒哀乐、有自己每换一份工作时的心情及为每一份工作打拼的心酸、也有每个周末去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奔波......记得有位微信好友曾和我说“在你的朋友圈看到你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不易,热爱生活的你要加油”。同样,我也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的努力,很多朋友的孩子成长的点滴。朋友圈让不常见面的我们熟悉、熟知大家的近况,在再次相聚时,不会觉得陌生和疏远。

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朋友圈的看点越来越少了,基本成为了各家单位信息发布的渠道,于是我也默默修改了一些朋友圈的设置,只分享单位信息的,我会设置“不看他的朋友圈”。另有一些人,常年不更新一条朋友圈状态,也许因为只是商务、工作关系,所以设置了不分享个人生活,但我更多的愿意把他们理解为网上说的那种“非常幸福,幸福到无需分享”的人群。

当我最近读到不少关于“难过分享错了人,就变成了矫情;快乐分享错了人,就变成了显摆”的文章,我仿佛理解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不再分享自己的生活了。

2难过分享错了人,就变成了矫情

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,人们渴望找到一份快乐,一种情感的依靠,于是我们选择与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。然而路遥说“如果你的快乐分享错了人,那就成了显摆;如果你的难过分享错了人,人就成了笑柄”。想想也是,快乐和难过分享错了人,或是分享的太多,都将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。

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就是一个很好例子,一开始她把自己的不幸和痛苦讲给别人时,也赢得了大家的可怜和同情,祥林嫂也因此获得了一些安慰,但时间长了,讲的多了,人们便烦了,只好远远地躲避她了,不但没人分担她的痛苦,而且还让人指责是命不好,该受的罪过,最后死的也很凄凉。

还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寓言故事,大概意思是,一只猴子胸口被划了一道伤口,很是痛苦,但它又偏偏爱向别人诉说自己的不幸,说到伤心处时,还把自己的伤口扒开给人看,生怕别人不相信它的痛苦。结果,刚要长好的伤口又被它撕裂流血,如此反复,最后感染死去。

每个人都想,苦了,有人疼。久了,有人忆。远了,有人牵。但现实告诉我们,生活,要自己忙;苦累,要自己扛。

(图片源于网络,侵权定删)

再说说自己的故事,不久前有个同事和我说“工作时间,我们是同事,下班后我们是朋友,有事,你可以和我说,我们相互吐槽”,但当我真的把她当成好朋友,在我难过抑郁的时候,和她分享我的委屈、我内心的挣扎时,她却觉得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,是我太脆弱,情绪不稳定,也或许是分享的太多了,她开始疏远我,我开始意识到“痛苦永远不要和人分享,分享后不仅仅不会减半,反而会由此失去一份友谊”,因为人总是能“有福同享”,却不能“有难同当”,大难临头各自飞是人的天性。

也许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,我们所受的委屈,终究还是要自己想通,然后慢慢消化。于是我开始学着在夜深人静时,把自己的心掏出来,缝缝补补再塞回去。缝不回去的时候办?那就找个不认识的心理医生说说呗,大家都不认识,也不会有利益冲突,更何况付了诊费,起码的共情还是能获得的。

(图片源于网络,侵权定删)

3快乐分享错了人,就变成了显摆

我们快乐时,往往希望能与亲密的人分享这份喜悦,因为觉得分享了快乐能倍增。但如果我们选择错了人,可能会让喜悦变成显摆,从而失去了本应真挚的喜乐。有时,我们可能会因为虚荣心或自我膨胀而寻求赞美和崇拜,却忽略了真正的友情。

莫言说“盼你变好的,是父母;怕你太好的,是亲戚;想你倒霉的,是同事;劝你大度的人,多数没安好心;教你赚钱的人,多数想赚你的钱”。

人都是自私的,他们都希望自己处处比你强,见不得你比他们强。有一种心态叫“仇富”心态,想来是一个道理。当你分享自己幸福生活,而当时他们正好在经历痛苦,就会觉得为什么上天如此不公,凭什么好事都被你占有,而自己却要饱受痛苦?

那年,在结束一段工作的时候。院长曾和我坦诚布公的谈过一次,他说“我知道院里对你的流言蜚语很多,但是我从来都不相信他们,我一直以来都知道那是他们对你的嫉妒,他们嫉妒你刚来单位就坐这个位置,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,你这个位置多少人虎视眈眈。但因为你的身体原因,我没有考虑让你先去临床过渡。他们嫉妒你的才华,因为你的起点高,是他们永远追不上的”。那天,我想了很多,为什么一线的职工会嫉妒我,为什么在我刚进单位的时候就会排挤我。那刻,我仿佛明白了,因为成年人的世界只有利益,我的突然出现,拿走了他们一直在争夺的东西。但我也一直在考虑,是什么让他们觉得我有才华呢?作为一个有缺陷的人,我时常羡慕身体健康的健全人士,我时常担心哪一天自己就会倒下,并且永远站不起来,但为什么他们偏偏要嫉妒我这样一个PWD呢?

反思之后发现,那段时间,因为兼职新媒体的关系,我常常会在朋友圈分享我写的专业文字,因为新媒体对我们这些签约的撰稿人有要求,单篇推文超过1万点击率算合格,而合格率又决定次年是否续签,为此我每篇都转发,并且频率接近了一周一篇。

从此,我开始给微信好友备注及分组,朋友圈再也不对“同事组”开放,再也不想在这个组分享我的任何动态,无论工作动态还是生活动态,因为我简单的分享在他们的眼里很可能就是“炫耀”。

在后来的一份工作中,我又有了同样的体会,刚入职不久的时候,有天领导对我说“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有才华的人”,说完她转身走了。那天我有些惊呆,为什么又是同样的话术,后来熟悉以后,她经常教导我要谦虚,不要事事都扛下。有天,在朋友的指导下,我知道了因为我总是把事情处理的太周全,又喜欢把活揽下来,从而给了其他同事太多的压力,给人一种“自己很行”“很骄傲”的感觉。

职场走到这里,最近我反思了过往,越来越体会到,除了父母,没有人希望你过的比他们好,也越来越理解“把快乐分享错了人,就变成了显摆”。

(图片源于网络,侵权定删)

4不再分享

既然如此,那就不再分享呗。也许我们都是越长大就越觉得孤独,就越觉得没有人能理解自己。于是慢慢的,我们也就学会了自己忍受所有遇到的不开心的事情。就连遇到开心的事情,或者看到有意思的东西,也不知道该给什么人分享,因为分享后很可能就变成了我们在显摆。也许有一天,你也开始不再想分享,或者你发现曾经朋友圈里爱分享的人不再分享了,不要想太多,只是彼此都长大了、成熟了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
Top